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奠基
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奠基
張敬華斯蒂芬·托普馬秋林許寧生呂建張廣軍尤政田剛出席
◆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是該校首次在英國境外設立的合作研究機構,是劍橋在中國唯一冠名的科技創新中心,也是南京與世界科技創新攜手同行的重要標志
◆“古老”是劍橋與南京共同的特質,“美麗”是劍橋與南京共同的標識,“科學”是劍橋與南京共同的追求,“創新”是劍橋與南京共同的愿景
◆共同建好科學探索之橋、成果轉化之橋、交流鏈接之橋,打造一流科技創新平臺和成果轉化中心
◆南京將搭建一個工作專班、建立一支創投基金、提供一筆專項資金、落實一批專門政策、形成一套服務機制,全力支持中心發展壯大
南報網訊 (記者 吳明亮 嚴常坤) 9月10日上午,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奠基儀式在江北新區舉行。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劍橋大學校長斯蒂芬·托普,江蘇省副省長馬秋林,劍橋大學副校長艾莉斯·費倫,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南京大學校長呂建,東南大學校長張廣軍,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北京大學副校長田剛,浙江大學副校長何蓮珍等出席。
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是該校首次在英國境外設立的合作研究機構,也是劍橋大學在中國唯一冠名的科技創新中心。去年3月南京江北新區與劍橋大學簽訂合作協議,7月中心正式掛牌,目前首批研究項目已正式啟動。中心采取全新的合作模式,通過與江北新區國際健康城公司深度合作,推動開展高端創新研發、成果轉化、國際學術交流,促進全球創新資源要素加快集聚。
張敬華在致辭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對中心奠基表示祝賀。他說,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在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深入發展的條件下,創新要素更具有開放性、流動性,不能關起門來搞創新。南京致力于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主動接軌國際開展高水平開放合作創新;劍橋大學作為世界頂級高等學府,一直秉持開放合作的發展理念。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是劍橋走進新時代中國的標志性引領性項目,也是南京與世界科技創新攜手同行的重要標志。
張敬華說,劍橋與南京雖相隔萬里,但攜手合作有著先天的緣分、扎實的基礎、諸多的必然。“古老”是劍橋與南京共同的特質,“美麗”是劍橋與南京共同的標識,“科學”是劍橋與南京共同的追求,“創新”是劍橋與南京共同的愿景。科學沒有國界,創新引領未來。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的奠基建設,為劍橋與中國、劍橋與南京搭建了攜手發展、共贏未來的合作之橋。我們要共同建好這座科學探索之橋,在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方面形成突破性成果;共同建好這座成果轉化之橋,通過共建新型研發機構等方式和市場化動力機制,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創新平臺和成果轉化中心;共同建好這座交流鏈接之橋,面向全球集聚高端創新資源,使之成為劍橋聯系中國、南京鏈接世界的戰略支點。
張敬華表示,南京將把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作為創新名城建設的重大項目,搭建一個工作專班,建立一支創投基金,提供一筆專項資金,落實一批專門政策,形成一套服務機制,全力支持中心發展壯大。相信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一定能夠成為名城名校合作的新典范、城市創新跨越的新樣板。
斯蒂芬·托普感謝南京各有關方面對中心成立和建設的大力支持。他說,南京是一座極具創新活力的城市,劍橋大學已經與南京以及中國的高校開展了廣泛和長期的合作。劍橋大學非常看好中國和南京的發展前景,劍橋大學南京中心的設立是劍橋大學歷史上的首次,通過中心,我們將充分發揮劍橋大學的優勢,與中國政府、產業界、科技界深度合作,在智慧城市、醫療保健、生態環保等方面加快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在南京的大力支持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心的項目已經啟動并順利推進。南京有優良的創新生態,相信中心一定能產生出更多造福人類的創新成果,使我們的環境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幸福。
奠基儀式后舉行了劍橋大學中國伙伴關系建設論壇,與會嘉賓圍繞劍橋大學與中國的合作、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的運作等主題開展具體研討。
劍橋大學有關負責人皮特·菲利普斯、理查德·普拉格、初大平、托尼·維達普伊格,部分企業和研發機構負責人譚躍、崔根良、符冠華、劉慶、周文生,市領導羅群、徐曙海、蔣躍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