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少兒編程無異販賣焦慮
炒作少兒編程無異販賣焦慮
“你的購物車里少了孩子的未來!”趁著購物節的東風,五花八門的培訓班廣告強勢出擊。而今年各大培訓機構中最緊俏的課程,非少兒編程莫屬,逛個菜市場都能接到少兒編程的廣告傳單。
在不少人的認知里,“編程”天然地跟互聯網公司的程序員綁在一起,如此高端的技能跟字都認不全的孩子并不搭界。但怎奈廣告推介一句比一句扎心——“未來的文盲,就是現在不懂編程的小孩”“你來,我培養你的孩子;你不來,我培養你孩子的競爭對手”……深入人心的“起跑線論”早已讓家長們淪為驚弓之鳥,而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讓人們更加追求“新技傍身”。如此背景下,盡管一知半解,但大多數家長還是在焦慮中乖乖掏了錢包。據統計,少兒編程今年的市場規模約有50億元,未來兩三年內預計還將有3到4倍增長,可謂高歌猛進。
那么,少兒編程是否真的是“網絡原住民”的生存必備技能?兩年前,國務院頒布規劃,明確提出“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目前,北京、重慶、廣州等地教育部門都出臺了人工智能課程逐步進校園的規劃。浙江更是一馬當先,將信息技術納入高考選考科目。這些頂層設計無疑佐證了學習編程知識的價值,但要注意的是,政策的初衷更多是循序漸進地推廣,進而培養孩子的興趣、拓展孩子的視野。反觀現實,則大有“走都沒學會就想跑”的意思。在培訓機構的“解讀”中,“倡導”變成了“必須”,逼得家長們一味搶跑。殊不知,人工智能背后有數學、統計、腦科學等多方面知識,學起來必須實事求是、尊重規律,欲速則不達。很大程度上,眼下的火熱市場充斥著的,只是換湯不換藥的焦慮生意。
我們承認信息技術對于未來一代的價值,更可憐天下父母心。當務之急,是讓狂飆突進的編程教育摒棄功利和浮躁,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真正擔起啟蒙下一代的責任。這個過程中,學校其實是關鍵一環。跟“英語熱”“奧數熱”等現象一樣,“編程熱”的主要推動因素,無非是升學加分政策和校內教育缺位。順著這樣的思路,學校是否應該明確解綁編程與升學的關系?既然規劃中要求學校推進編程教育,是不是就該給出時間表和路線圖?當學校有章法有質量地為孩子上好相關課程,自然也就大大消弭了課外不規范培訓的需求。換句話說,學校才是教育的第一主體,校外培訓只能作為補充。英語、數學如此,編程也是如此。把校內教育的短板補起來,引導家長們先冷靜下來,孩子們才能更加純粹地探索未知世界。
- 用創意解決問題 江蘇青少年DI創新思維賽舉行2019.11.25
- 少兒編程焦慮營銷亟須監管治理2019.11.08
- “不學未來成文盲”?誰是少兒編程熱的幕后推手2019.11.06
- 少兒編程培訓值得嗎?2019.10.26
- 中意人壽2019少兒財商游學之旅圓滿收官2019.10.22
- 技術工人也會編程 南京市職工職業(行業)技能競賽舉行2019.10.12
- 《我和我的祖國》萌娃版等節目將上演2019.09.29
- 美華裔生為幫弟弟學中文 開發app將金庸作品注音2019.09.26
- 倒計時5天! 2019南京國際車展即將開幕2019.09.25
- 南京快板《我愛五星紅旗》獲一等獎2019.08.30